• 注册
  • 查看作者
    • 写材料经典50个故事素材,这里只有你想不到!

      1.枭将东徙

     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“知己者不怨人”的道理,举了个寓言故事: 枭(一种猛禽)遇到鸠(一种水鸟)。鸠问它:“你要去哪里?”枭说:“我要搬到东方去住。”鸠问它为什么,枭说:“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,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。”鸠说:“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,如果你不改的话,你到了东方,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。

      2.退避三舍

      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(一舍为三十里)。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、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      3.一鸣惊人

      相传楚庄王(另一说为齐威王)临政三年终日作乐,不理朝政。一臣下对庄王说:“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,三年不飞,三年不鸣,是怎么回事?”庄王说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然后整顿朝政,富国强兵,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,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,蓄积力量,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,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。

      4.挥戈反日

      周武王在孟津(在今河南洛阳)东渡黄河,准备讨伐商纣王,河水突然逆流,波浪狂打船只,飓风大作,人马不能相见。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,右手高举大旗,瞠目喝斥道:“我去为天下除害,谁敢阻拦!”于是风停波罢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。

      5.卧薪尝胆

      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。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,受尽折磨,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,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,任用有贤能的人,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,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,后来终于灭掉吴国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,激励自己奋发图强。

      6.纸上谈兵

      战国时,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,能健谈用兵之道,连父亲也难不倒他,自认为是天下无敌。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。后来赵奢死了,赵括顶替廉颇带兵,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,赵王坚持,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在生活中要大胆勇敢地去实践。

      7.胡服骑射

      战国时,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。武灵王见胡人(少数民族)身着窄袖短褂便服,骑着战马,边跑边射箭,行动迅疾,十分灵活,便决定向胡人学习,改革士兵服装,发展骑兵。不到一年功夫,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,经过南征北战,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、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、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。

      8.三令五申

      孙武流寓于吴,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,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。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,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。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,宫女们一阵哄笑,队伍乱成一片。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,宫女们只觉得好玩,根本不听命令。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,这是头领之罪,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。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,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。然后,孙武重新操练宫女,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严格的纪律,是胜利的保证。

      9.卫青惜马

      卫青初入宫时,被安排到建章营当马夫。汉武帝有一次打猎时,一箭就射中了马的咽喉,随行的羽林军纷纷夸赞汉武帝箭法精准。唯独身为马夫的卫青喊道:“陛下不能杀马啊,陛下你射杀的是建章营的军马啊!”说着,立刻跪下来为马疗伤,并不停地哭诉。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,卫青解释说,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,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,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,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。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,后来逐渐发现卫青能力出众,便对卫青委以重任。卫青果然不负众望,后来带领汉军大破匈奴,为稳固汉朝北部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考虑问题高度决定着出路。

      10.一狐之腋

      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。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,喜欢直谏。周舍死后,简子每次听朝,总是不怎么开心,大夫们请罪。简子说:“不是你们的过错。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。诸位大夫上朝,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,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,我因此而伤心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作为领导要珍惜敢说真话的人,鼓励部署说真话。

      11.陈云拒鱼翅

      一次在浙江杭州,地方上的同志想给已退休的陈云增加点营养,他们清楚陈云不会同意,于是决定来个先斩后奏。中午,在原来一荤一素之外加了一小碗“鱼翅”。吃饭时,陈云发现多了一个小碗,就问:“那是什么?”工作人员回答是“鱼翅”,老人家摆摆手,平和而坚定地说:“不需要,我吃的营养足够了。”秘书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做他的工作,但都失败了。饭后,陈云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:“太贵了,吃不起呀!”稍后他又说:“今天吃了,哪怕是一点点,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;这次浪费了,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。”就这样,陈云给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哲学课。

      12.陶母退鱼

      在《世说新语》一书中,有一则陶母退鱼责子的故事读后很受启发:“陶公少时,作鱼梁吏,尝以柑鲊饷母。母封鲊付使,反书责侃曰‘汝为吏,以官物见饷,非唯不益,耐增吾忧也。’”意思是说,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。一次,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。他母亲湛氏收到后,又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他,并写信给他说:“你身为县吏,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,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,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。”这件事让陶侃深受教育。陶母退鱼责子,体现了一种非常正直的思想境界。以身作则,表明自己“不吃鱼”,言传身教,并写信提醒督促,颇有“咬耳扯袖”的意味,也印证了“家风”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。

      13.良驹也须缰绳牵

      在《克雷洛夫寓言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:一位骑师历尽艰辛驯出了一匹良驹,它特别能领会主人的意图。骑师认为自己驯出来的好马,没有必要再加缰绳,于是便将马的缰绳给解开了。开始,这匹马还能听主人的使唤,按照主人的意图奔跑,但终因其长期失去缰绳的束缚,野性大作,忘乎所以,肆无忌惮地狂奔起来。骑师也束手无策,被摔下马背;那匹马也由于无所拘束,跌落山崖而死。这则故事启示世人:良驹也须缰绳牵,才能安全不出事。

      14.马上就去

      电视剧《亮剑》里有个情节,李云龙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分队,挑选会武功的战士。赵刚说:“那好,这事你尽快去办!”李云龙说:“不用尽快,我马上就去!”的确,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完成时期,但如果我们用“马上去做”的思维去对待,就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      15.农夫很忙

     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:一个农夫一早起来,告诉妻子要去耕地,当他走到田地时,却发现柴油机没有油;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,突然想到家里的猪还没有喂,于是转身回家去;经过仓库时,望见旁边种着的马铃薯,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,就又走到马铃薯地里去;途中经过柴堆,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……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,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,这个农夫最终油也没加、猪也没喂、地也没耕……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反观当前,有的单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,每天看似很忙,各项工作非常多,但年底总结时却和这个农夫一样,成绩很少,工作能力也没有多大提高。

      16.瘦羊博士

     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甄宇任青州从事,因清廉有为,被征拜为太学博士。每年岁终,皇帝都下诏赐给每位太学博士一头活羊。因羊有大小肥瘦,怎么才能分得公平呢?有人建议杀羊分肉,有人建议抓阄分羊。甄宇觉得这都不妥,他不声不响地顺手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,众博士于是不再争执。后人用诗称赞甄宇:“多少长安苦吟客,瘦羊博士最风流。”“瘦羊博士”发扬风格,破除私心,成全公义,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。

      17.兵败长平

      公元前260年,赵国用赵括代替名将廉颇出任赵军主将,与秦国在长平展开决战。赵国惨败,40万大军被坑杀,从此国力转衰、一蹶不振,最终被秦国吞并。赵括也因只会“纸上谈兵”成为千年笑柄。赵军兵败长平,赵括指挥不当固然是主要原因,但也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
      18.田忌赛马

      田忌赛马,三场比赛,场场失败。后采取孙膑建议,下马对上马、上马对中马、中马对下马,连胜两场。比赛之所以取胜,是因为孙膑根据双方的不同情况,制订了有利于己的策略。作为指挥员,应该具有这种因敌而变、机动灵活的“诡道”思维。

      19.房谋杜断

      唐太宗有两个宰相分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晦,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,但往往不能作出决断,而杜如晦一作分析,就能立刻选出来一个最好的办法来。因此,遇到什么问题,唐太宗总会把他们两个人请来一起想办法,为自己省去了很多时间,然后自己消闲的去喝茶,二人如同唐太宗的左右手,辅佐他成就了“贞观之治”。放眼历史,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靠正确用人和合理分工而走向壮大的?

      20.贪泉之水

      《清廉文鉴》里有一则典故,传闻饮过贪泉之水的人便会贪婪成性,所以到当地做官的官员都会绕过贪泉进城。但吴隐之不但到过贪泉,还饮贪泉之水,但他在任期内确实做到了坚持操守,廉洁自律,成为一代良吏。由此看来,为政者的贪或廉不在乎饮什么样的水,而在于内心中如何权衡公与私,在实践中如何践行公与私。只要怀有不谋私利之心,就是面对再多“贪泉之水”也能洁身自好、不改初心,成就一番丰功伟绩。

      河南·郑州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69
    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• 发布
    • 任务
    •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