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查看作者
    • 受益匪浅!写材料要先完成再完美

      有同道中人总结,写领导讲话稿要坚持“速度第一、完美第二”的原则。

      我也总结了一句话:写材料,要先完成再完美。

      这两句话,所讲的适用范围不一样,意思其实差不多,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。

      我认为,“先完成再完美”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机关文稿,甚至写科研论文、文学作品以至于所有文章都适用,尽管科研论文和文学作品并不特别强调写作速度。坚持这一原则,至少有三大好处:

      一是有助于文思的连贯、文气的畅通。写文章,最好是先酝酿成熟,然后一气呵成。如果想一想、写一写、改一改,思路断了,气也断了。这样断断续续写出来的文章,往往尽是些疙疙瘩瘩,念起来磕磕绊绊。回过头来,要耗费不少时间和气力,才能把脉络疏通、把气息接上。

      二是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、争取工作主动。新闻界有句行话:“今天的新闻是金子,昨天的新闻是银子,前天的新闻是沙子。”一般情况下,新闻价值与时效性是成正比的。机关文稿的时效性虽然不像新闻稿那么强,但很多稿子是受命写作,需要限时完成。被领导“催稿子”是机关工作一大忌,交稿时间应当比领导要求的时限适当提前,但也不宜提前太多。个中玄机,我就不明说了,写材料的人都知道,不足为外人道也!

      如果写材料的过程中追求尽善尽美,势必会降低效率。如果领导急起来,把交稿的时间提前了,你交不出完整的稿子,写了半拉的稿子质量再高也没有用。反之,你把一篇已经成形但还欠打磨的稿子交上去,同时向领导汇报说正在抓紧修改完善,领导肯定不会有意见。

      三是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文稿质量。有些人写材料,习惯于写一部分就掉回头看一看,甚至“十步九回头”。从动因上看,这样做是为了防范错漏、确保质量。实际上,好的动机并不一定能达成好的结果。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,边写边改边校对于提高文稿质量固然有作用,但解决的是局部质量问题,起的是“小作用”,与捡了芝麻、丢了西瓜的行为有些相似。把文章写完了,再回头看,不仅可以从小处看、从细部看,更可以从整体看、从全文看,“大洞小洞”一起补。特别是文章中的很多大问题,比如篇幅控制、详略把握、观点呼应、前后照应等方面的问题,从局部看是看不出来的。

      质量和效率是写作的两大目标,不可偏废。但慢工才能出细活,质量和效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,一下子很难做到两全其美,这就需要灵活把握、统筹协调,在对立中追求统一。从写作过程上看,应当效率优先、快中求好,追求又快又好;从写作结果上看,则应当质量第一、好中求快,追求又好又快。当然,无论如何追求效率、追求速度,都不能放松文稿质量要求,要自觉做到“草稿不草率,初稿不粗糙”。

      河南·郑州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163
    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• 发布
    • 任务
    •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: